劳动者主张未休年休假补偿工资的仲裁时效和起算点应如何确立?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如果员工请求公司支付其未休年休假的折算工资,仲裁时效是一年,一般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可以在十五日内及时向法院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职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折算工资的仲裁时效是一年,从次年的1月1日起开始计算。经劳动者同意跨年度安排年休假的,顺延至下一年度的1月1日起开始计算。如果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的,该年度的未休年休假折算工资仲裁时效从解除或者终止之日起开始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如果员工请求公司支付其未休年休假的折算工资,仲裁时效是一年,一般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可以在十五日内及时向法院起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第五十条
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职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未休年休假折算工资的仲裁时效是一年,从次年的1月1日起开始计算。经劳动者同意跨年度安排年休假的,顺延至下一年度的1月1日起开始计算。如果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的,该年度的未休年休假折算工资仲裁时效从解除或者终止之日起开始计算。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下一篇:暂无
相关文章
- 劳动者主张未休年休假补偿工资的仲裁时
- 朋友拿了我一部苹果12手机在2021年7
- 赔偿金和赔偿金可以一起主张吗,有没有
- 遗嘱是否可以提出确认诉讼,法律规定是
- 其他继承人能否分享父亲的工龄所转移的
- 结婚收到的彩礼要还吗?法律规定是什么
- 我的包被偷了,限量款价值40万左右
- 如何为家庭激活社保卡,法律上应该怎样
-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 能否撤销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行为?
- 徇私舞弊减刑罪判刑标准细分?,2023最新规
- 帮信罪数额巨大判多久
- 网上买杯子喝水的时候,发现习惯破了,
- 公安机关挂网逃的证据是什么,法律规定
- 还部分本金,加倍延迟履行金是按判决还
- 房屋到期不退押金如何解决,具体应如何
- 劳动合同上没有写工作时间合同生效吗?
- 法律援助立案仲裁,律师可以在中间更换
- 您好,问一下取保候审的期限法是如何规
- 我现在还不了钱,信用卡怎么办
- 离异要求青春损失费,合理吗,具体应如
- 窃取单位收据,自行填写,为欺骗自己的
- 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是怎样的,法律上该如
- 请问大学未毕业生是否有权参加实习,享
- 经侦冻结6月不理他会解冻吗,法律规定是
- 为什么不按缓刑条件判处缓刑,有什么规
- 企业破产后债权如何偿还,法律如何规定
- 房东变卖房屋,租客与原房东的租赁合同
- 酒后驾车拘役多长时间,如何规定,刑法
- 您好,我问一下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有什